河南辉县: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祖孙三代守护精神家园
发布:xxhongselvyou浏览:511次
来源:云上辉县客户端
在太行山下,有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农家小院子,那就是全国文明家庭、全国五好家庭耿风泉的家。伴随着《在太行山上》嘹亮的抗战歌声,“学习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红色主题教育活动在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耿风泉抗战实物展览馆常态化举行。他们一家三代军人75年接力传承红色基因,收集整理了2万余件抗战实物,并腾出家庭住房创办抗战实物展览馆,常年免费对外开放。
耿风泉抗战实物展览馆 焦英坤 摄
耿风泉的父亲耿兰田是一名抗战老兵,曾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父亲回到家乡,看到村里每年都演“战争戏”。为了让“战争戏”演得更加真实,他就向十里八乡的老战友和经历者收集抗战时期的各类实物。
1987年,耿风泉退役返乡,看到父亲收集的抗战实物已有上千件,感到十分震惊。父亲对他说:“孩儿啊,你爹没给你攒下什么家当,但是这些抗战实物都是真的,爹是过来人,抗战的历史你们年轻人不能忘记啊!”
1989年,父亲离世后,耿风泉继承遗志,继续寻找抗战实物。然而,这对于靠种地为生的家庭来说,收集抗战实物谈何容易。为了收集抗战实物,耿风泉省吃俭用,常常一人背着一布袋馒头,踏进太行山区,一去就是一个星期。渴了,就喝几口凉水。饿了,就啃几口馒头。他走遍了太行山的村村寨寨。
有人说,耿风泉收集这些抗战实物是为了赚钱。可是曾有一位侵华日军的后代在太行山寻找父辈的遗迹,听说耿风泉手里有一件当年日军侵占辉县时的军旗,上面有这位日本人的爷爷的名字。他通过翻译告诉耿风泉:“我给你十万块,把这面日本军旗卖给我!”耿风泉说:“这是你爷爷当年侵华的罪证,别说给我十万块,一百万也不行!”后来,这位日本人出钱想让耿风泉当面烧掉日本军旗。耿风泉丝毫不为所动,当即表态:你别想了,我是肯定不会烧的!这面军旗上有你们多杀中国人的口号,我要留着它,给孩子们讲一讲你们当时犯下的滔天罪行。
为了收集抗战实物,他几乎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妻子秦瑞霞说:“刚结婚时,他答应给我买台录音机,可几十年过去了,现在录音机都淘汰了,家里也没有录音机的影子。他把钱都用在收集抗战实物上了。但是,我觉得他做得对,我们应该支持他。”有一次,妻子在旧货市场看到一个10块钱的理发刀,就买了下来。因为,当时在理发店理一次发就要花10块钱。为了节约理发的开支,近二十年来,全家人的头发都由妻子来理的,用省下的钱来收集抗战实物。
耿风泉对自己对家人是出了名抠门儿,但是对外却是一名慷慨的人。2016年年初,得知97岁的八路军老战士董章林在寻找自己丢失的一枚二等功勋章,为了圆老人的心愿,他主动将自己收集的八路军纪念章和部分抗战实物送给了老人。老人激动得热泪盈眶,握着他的手颤抖地说:“谢谢,谢谢你孩子,想不到我有生之年还能看到这些,我好像又回到了当时跟战友们一起杀鬼子的年代!”
现在,他的儿子耿文伟还在部队参军。每逢回家探亲时,都会担当展览馆的讲解员,为大家讲述这些抗战实物背后的故事,让抗战精神薪火相传。耿风泉说:“能为爱国主义教育尽一份力量,是我和家人的共同愿望。抗战是一部英雄史。每次看到参观者的留言,我都深受鼓舞,再苦再累我也要把抗战实物展览继续办下去。”
耿风泉家庭祖孙三代接力守护“红色基因”精神家园的事迹在当地传为佳话。现在耿风泉抗战实物展览馆已经成为党员干部、群众以及青少年参观抗战实物、聆听抗战故事、传承抗战精神、孕育爱国信仰的红色精神庭院。
(原载于2023年3月23日云上辉县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