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 龙
发布:xxhongselvyou浏览:4847次
回龙红色文化教育培训基地
辉县市上八里镇回龙村位于太行深山区,那里山高沟深,自然条件恶劣,群众生活落后。1993年10月,37岁的共产党员张荣锁挑起村党支部书记的重担。
20年来,张荣锁和村党支部带领全村群众艰苦创业,治理荒山、兴林办电、劈山筑路、发展经济、建设社区、造福群众,使昔日贫穷落后的小山村走向了富裕文明,赢得了群众的交口称赞,也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2002年2月7日,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全国农村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联系会议领导小组联合作出“关于开展向张荣锁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张荣锁作为全国农村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层干部标兵,受到胡锦涛总书记亲切接见并向全国作出了向他学习的批示。2003年成为央视《感动中国》2002年·年度十大人物;2003年3月—2008年3月,连续两届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年来,张荣锁同志还先后被中组部、全国总工会、河南省委、新乡市委、辉县市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支部书记”、“全国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称号;
一名山区普通的村党支部书记何以得到上至党的总书记下至一般人民群众的崇高赞誉?《感动中国》人物评选颁奖辞无疑作了最好的诠释:“他已经拥有了财富,但他心里装着还在贫困生活中的乡亲,他已经走出了大山,但他想让所有的乡亲都能够走出与世隔绝的山崖,他成就了一个多少代人未能实现的梦想,他拿出愚公移山的执著和勇气劈开了大山,在悬崖峭壁上为乡亲们开凿出通往外面世界的大道,更在人们的心中打开了一扇希望之门。它结束了一段贫困的历史,开创出一种崭新的生活。”
让我们寻着他的奋斗足迹看看他是如何忠实地履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践群众路线的吧!
“要想让群众过上好日子,就要摆脱穷、乱、难,就要建立一支真心为民的好班子。”
1993年前,回龙村的现状是“一穷二乱三难”,面对这一现状,张荣锁上任后,经过认真分析研究得出结论:村里以前之所以乱,主要是干部为政不廉、搞特权、不为群众办事,没有把群众的积极性发挥起来;只所以穷,是没有充分发挥回龙村的优势,找出一条由穷变富的好路子;之所以难,是没有一个德能兼备的好班子去带领群众改变恶劣的生存现状。
要治乱,首先要抓支部建设,建设一支好班子,带出一支好队伍。张荣锁同志首先从自身做起,一贯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不断强化自律、自强意识。二十年来,坚持加强对党员、干部队伍的严格要求和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各项工作制度,从支部一班人做起,带头执行村规民约和各种自治章程。坚持在同等工作岗位上,干部的工资不得高于职工工资;在同等条件下,干部不得享受高于职工和村民的福利待遇等,杜绝了过去干部搞特权的不良风气。20年来坚持不懈抓党建,先后建立了15项党员学习制度,已坚持20年的每月15日的党员干部学习日雷打不动。已坚持20年的党务、村务公开从未间断。公开让群众监督,更加密切了党群关系,凝聚了党心、民心。好的政风带动好的村风民风,从而使回龙村过去群众之间闹独立,干部之间闹矛盾,封建迷信成风,打架斗殴不断的情况得到根治,把全村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到了干事创业上来。
要治穷,就要发展,要发展就要有一条好思路。为此,早在上任之初,张荣锁就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走遍了回龙村26平方公里内的山山岭岭、沟沟坎坎。
经过深入调查,他认为造成全村又穷有难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充分发挥回龙村的优势,因地制宜地走出一条经济发展的好路子:回龙村荒山荒坡多,可以搞小流域治理,种植各类果树,发展林果业;山上槲树资源丰富,可以发展香菇等食用菌栽培;花岗岩蕴藏量丰富、品种多,可以搞石材开发加工;老爷顶真武庙历史悠久,风光雄险奇秀,可以发展旅游业。
二十年来,按照这一发展思路,小山村一年一个新台阶,每年都有新变化,一步步把昔日贫穷落后闭塞的小山村建设成了富裕秀美文明和谐的新回龙,让那穷山村彻底变了模样。
“解放这么多年了,崖上群众还没电,不通路,还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想想真是愧对他们啊。”
回龙村崖下12个村早就通了电,可崖上5个村解放这么多年了还没用上电,1994年他带领班子三名成员开始翻山越岭勘定路线。他们渴了喝口山泉水,饿了啃口凉馒头。经过反复比较,终于确定了最佳线路,
然而在山区架电谈何容易?回龙村崖上崖下相差高度800米,直线距离5公里。从崖下的回龙自然村到崖上的碓臼寨自然村,要抬着每根重得500公斤重的水泥线杆穿过3道沟,翻过4道岭。他和全村干部带领挑选出来的棒劳力,12个人抬一根杆,咬着牙一步一步往上挪。有的地方坡度太大,人空身往上爬都十分困难,他们就用一根长绳拴住线杆的一头,几十个人喊着号子往上拖。衣服划破了,肩膀磨烂了,鞋底蹬掉了,他们全然不顾。在电力部门的支持下,连续奋战35天,终于把78根水泥线杆竖到了悬崖上。让世代崖上人用上了电。
架电难,修路更难。回龙村,被一道垂直高度为200米高的红岩绝壁分隔成崖上和崖下两大居住区。只到1993年,崖上5个自然村的380口群众因为没有一条出山的大路,仍然被困在海拔1300多米的高山上,过着与世隔绝的贫困生活。
几百年来,崖上人出行一直沿着一条二尺来宽的绝壁天梯上来下去。这个天梯让回龙的崖上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仅解放后几十年的时间,就夺去了18条村民的生命。正是这历史的血淋淋的见证和残酷的现状,让他下定决心修路。
1997年冬,他和150多名党员、群众浩浩荡荡走进了深山峡谷,在石穴崖缝里搭起帐篷,一住就是3年多。修路工地上,他和民工们同吃同住同劳动,用绳子把自己吊在悬崖上,一锤一锤地去凿,一炮一炮地去炸。工程到了最紧张的时候,他们白天起早贪黑干,晚上加班加点干。清早土豆稀饭,晚上稀饭土豆,资金最困难时,大家的生活更是连个萝卜、白菜都吃不上,有时吃点咸煮水面条或盐水糊涂饭凑合着填饱肚子。
然而,在山区修路太难了,把路修上天梯,下边要修长达8公里的盘山路,悬崖上还要打1000米长的“S”型隧洞,特别是在万丈高崖上打通一条隧道,既要掌握弯度,又要吃准坡度,如果稍微出现差错,道路就无法修到崖顶,他们向交通技术部门求助,仅测量费就得15万元,可当时只有30万元。为节约开支,他把心一横,自己干,为找出最佳洞口位置,他和村干部们30多次上下悬崖,在崖面上用绳子量每一个洞口位置的高低,用塑料水管测隧洞的坡度。有时看不清悬在半山腰的绳子下端的位置,他就冒着摔下悬崖的危险,抓着岩石和树枝30多次下到半崖上目测定位。洞口确定了,他们还要用绳子把人吊到半山崖打眼放炮,终于设计出1000多米长的“S”型隧道,让大路在山的肚子里盘旋而上。
修路难,但再难都没有借钱难。2000年春,工程到了最紧关头,穿山隧道在一寸寸、一尺尺、一米米地掘进,资金也在一月月、一天天地告急。这时,他已经把亲戚、朋友、熟人的钱都借遍了,把能贷款的单位都跑遍了,把做生意多年积攒的72万元现金也都填进了。但还不够,最后又把自己的石材厂、小汽车和镇上的门面房统统廉价卖掉,卖了26万元全部拿到了修路工地上。
历经三年,投工15万个,动用土石方30万立方,投资650万元,到2001年1月10日,回龙人终于修通了8公里长的盘山挂壁公路和1000米长的“S”形穿山隧道,了却了崖上人世世代代盼路想路的心愿。
“改变山区群众的生存条件,只是工作的第一步,要让群众奔上富路,还必须找到发展门路。”
针对山区实际,早在上任之初,他就提出搞小流域治理,绿化荒山,发展林果业。93年上任,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带领全村430名劳力,奋战50多个日夜,对3座荒坡进行治理,此后连续3年,他又带领乡亲们治理了8座荒坡,造梯田1500亩,栽种苹果、山楂、桃、梨等果树3.5万棵,目前已有2.5万棵果树进入盛果期,平均每年为每个村民增加1500元的收入。
他并不满足,为利用槲木种植香菇,他跑到栾川考察,又组织干部群众前去学习,回村后个体、集体一起上,仅此一项,又使人均增加收入3000元。
尝到甜头后,更增强了扩大林果种植规模的信心,2002年,他带领群众在本村成立了林果公司,组织全村430余名劳力开始了发展林果业的大会战。在林果公司的主导下,全村林果业日益壮大。目前,全村已发展果林面积2500亩,栽种各类果树35万棵,2012年果树全都进入盛果期,村民年总收入达到1250万元。
在林果业发展的进程中,他又把目光投向果品深加工。先后投资360余万元建起一个小型果品厂,将“回龙村牌”山楂蜜汁打向市场。投资400万元扩建了香菇厂。投资180余万元建起了年产天然泉水180万桶的小型矿泉水厂。在集体企业的带动下,全村个体“三产”业也得到蓬勃发展。全村从事果品、野菜、小杂粮、食用菌等绿色产品经营加工业的农户达180户,户均收入1万元以上。
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发展旅游,是他的又一条发展思路。以成立的“回龙风景旅游服务有限公司”为依托。十多年来,先后带领群众进行了可持续性开发的资源整合。
狠抓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增设基础设施项目和人文、生态景点600多处,将回龙景区与山西省锡崖沟景区和王莽岭景区连成了一线。
提升景区品味,增加旅游情趣,先后投资近4000多万元增设了“清峰关”索道、“清峰关”宾馆以及碑廊、牌坊等服务设施。
整合山村特色资源,开辟红色旅游线路,对道教圣地“老爷顶”文化遗产进行了全方位的保护和维修。
通过综合性开发,成功创建了“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级地质公园、国家红色旅游景点和国家AAAA级景区”。使回龙风景名胜区的声誉日益提高,景区年接待游客量从2006年的35万人上升到2012年120万人,在集体旅游业的带动下,从而使个体旅游服务业得到飞速发展。如今,从事家庭旅馆、农民客运的农户已发展到近200户,每户年收入均在3至5万元。
“心里不装群众,不是好党员。不为群众排忧解难,不是好干部。当公仆就要永远把心和群众贴在一起。”
1998年冬,石板河自然村村民孙保文的儿子找对象没有房子,孙保文过了大半辈子穷日子,一下子上哪儿凑钱盖新房?可儿子孙小军已经28岁,此前经人介绍了好几个姑娘,都因孙家盖不起房而告吹。这一次好不容易经人介绍了一位四川姑娘,可人家不仅要求小军有新房,而且必须在崖下。这可给孙保文老人出了一道大难题。张荣锁听说后找到孙保文真诚地说:“我在崖下建有一幢新房子,我的孩子还小,眼下用不着。只要人家女方愿意,就让小军住那吧。”老孙一听,坚决不同意。荣锁赶忙劝道:“就当是先借给你们住,以后你盖了新房还我就是了。”荣锁知道老孙手头紧,就又送来1000元钱帮助孙家办喜事。现在早已抱上孙子的孙保文逢人便说:“不是荣锁帮助,俺小军只怕要打光棍哩!俺全家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他。”
回龙村的人都知道,张荣锁是个慷慨大方的人,东家有难帮东家,西家有事帮西家。
新庄自然村刘士平老人孩子多,老伴又常年患病。1998年8月,刘士平的女儿刘秋叶考上了大学。山沟里飞出个金凤凰,乡亲们都为刘家高兴。而喜事临门的刘老汉却抱着脑袋唉声叹气。原来,他借遍了所有的亲戚,可孩子的学费还差八九百元。眼看入学日期一天天临近而学费还无着落,老实的山里人只会抱着脑袋生闷气。红日西坠时分,刘家坡下的山道上急匆匆赶来了支书张荣锁,他是刚从外地出差回家,闻讯后赶来的。一进门张荣锁就乐呵呵地说:“老哥哥,我向你道喜来晚了,别见怪啊!这1000元钱是我送侄女上学的心意,你先收下,日后孩子上学有啥困难尽管找我。”刘秋叶入学后写给家乡的第一封信不是给父母,而是写给张荣锁。信中说:“锁叔,不是你的支持,我很可能上不了大学。你不仅是俺家的大恩人,更是咱回龙村的好支书!”
孤寡老人张小喜家的木柴没有了,他上山去砍。职工党政武患病,他帮着凑看病钱。崖上老人赵山福生活困难,他亲自送米送面。老支书张树松的儿子重病住院缺少医药费,他不仅自己捐款,还动员村干部们捐,张树兰老人因失火烧成重伤,张荣锁自己出车出钱在第一时间送进医院……
多年来他救助过的人究竟有多少,帮扶的钱物有多少,为乡亲父老们排过多少忧,解过多少难,连他自己也说不清。可敦厚的山乡父老一件件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间。
张荣锁在关注弱势群体的同时,还十分关爱老年人,经常邀请省、市、县医院专家到村里进行诊疗活动,除重阳节对130名60岁以上的老人和15名丧失劳动能力的村民,每月发放生活用品外,村里成立了粮油供应站,每月1至5日还免费为村民发放米、面、油、衣、被等生活用品,为群众及时排忧解难,使回龙村民充分享受回龙的发展成果。
“不仅要让群众住上好房子、鼓起钱袋子,还要让群众丰富脑瓜子,提高群众的思想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准。”
近年来,张荣锁在改变山村建设山村的征途上一路迅跑,甩掉了贫穷落后帽子,依然不甘人后,誓为人先,高起点大手笔规划描绘美丽山村建设的宏伟蓝图。面对新农村建设的时代召唤,他发出了“要想治好这个村,就得科学规划;要想管理好这个村,就得集中管理;要想加速新农村建设,就得发展公益事业。”的时代强音,由此拉开了建设美丽新山村的宏大帷幕。先后投资3050万元,建成三个回龙扶贫搬迁社区,200余户居民已经入住。投资750万元,建成了高标准寄宿制回龙小学,实现了“电子白板”教学,彻底解决了回龙、松树坪两个深山村120余名学生上学难;投资80万元,建成了农村标准化卫生室,彻底解决了山区群众就医看病难。并实施完成了一大批水、电、路、林等社区配套设施。实现了“道路硬化、庭院净化、街道亮化、村庄绿化、环境美化”的目标。
提升社区居民生活幸福指数。是他追求的又一目标。为此,又投资500万元,建成了高标准的文化大院、文化广场及休闲中心。增设了党员活动室、计生学校活动室、校园活动场所、便民服务中心、露天篮球场和健身活动广场等文化娱乐设施。
在逐步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转变思想观念的工作中,不断组织大家积极开展寓教寓乐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并广泛利用村民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大力普及“诚实守信、规范道德”等教育活动;利用回龙村创办的《回龙月刊》和月末文艺晚会展开实践,让广大干部群众在活动中自娱自乐,在学习中识别荣辱。同时,回龙村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展开活动,10多年来,回龙村每年都要组织干部、群众到外地参观学习,并多次请进辉县市、新乡市、河南省有关文艺团体传经送宝,彼此在一块儿联谊联欢。通过各种活动,开阔村民的视野、强化村民的理念、更新了干部、群众的传统理念、克制了乐于现状、小富即安的自满情绪、提高了思想政治觉悟和精神境界。让回龙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转换了身份,体现了自身价值。
二十载艰辛努力,开拓进取,张荣锁凭着超人的毅力和非凡的胆量,以夸父逐日的勇气、以愚公移山的精神、以精卫填海的毅力,全力推进回龙跨越式发展、腾飞式崛起,带领回龙人闯出了一条摆脱贫穷走向富裕的康庄大道,实践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崇高追求和人生价值,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做群众路线的忠实实践者。